安徽新規定:網約車司機須和網約車平臺簽訂勞動合同
2022-02-09 10:07:27 安徽近日,省人社廳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聚焦平臺企業用工主體責任、勞動者權益保障制度、勞動者權益保障服務供給、依法治理新業態領域勞動糾紛等重點問題,明確4個方面18項舉措,維護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員、電商銷售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權益。
平臺與勞動者須簽勞動合同或書面協議
《實施方案》提出,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企業應當依法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但企業對勞動者進行勞動管理(以下簡稱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企業要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協議,合理確定企業與勞動者的權利義務。個人依托平臺自主開展經營活動、從事自由職業等,按照民事法律調整雙方的權利義務。
《實施方案》規定,企業要建立健全勞動者申訴機制,不得單純以差評考核方式扣減勞動者報酬,加強對惡意投訴的甄別處置,負責對相關申訴開展調查核實,及時客觀公正處理,促進商戶、顧客和勞動者相互之間和諧友好。
此外,企業招用勞動者不得違法設置性別、民族、年齡等歧視性條件,不得以繳納保證金、押金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不得違法限制勞動者在多平臺就業。
可適當提高夜間、惡劣天氣下的計件單價
為保障勞動者休息休假的權益,安徽省將指導建立本地新業態行業協會,推動制定本地區勞動定員定額標準,科學確定勞動者任務量和勞動強度。企業要依法合理制定休息辦法,落實勞動者休息休假權益;勞動者在法定節假日加班的,要依法支付加班工資或高于正常工作時間勞動報酬的合理報酬。可適當提高夜間、惡劣天氣下的計件單價,增加勞動者在特殊情形下的經濟收入。
不得克扣或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為保障勞動者取得勞動報酬的權益,《實施方案》規定,平臺企業或合作企業應以貨幣形式按約定時間、方式足額支付勞動報酬,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的,用人單位支付的勞動報酬應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依托平臺企業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用人單位,依法向本單位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平臺企業或合作企業要建立勞動報酬合理增長機制,逐步提高勞動報酬水平。
不得以“最嚴算法”增加勞動強度
《實施方案》規定,企業要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牢固樹立安全“紅線”意識,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提升一線作業人員、新上崗員工、班組長安全技能培訓質效,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要嚴格執行職業病防治相關法律法規,配備必要的防護設施設備,改善工作場所勞動條件,定期開展健康體檢,最大限度減少職業病危害;加強職業健康宣教培訓,重視勞動者身心健康,開展健康促進和心理疏導活動。
要查驗勞動者相關從業資格駕駛證等證件,督促勞動者使用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交通工具,遵守交通規則,配備必要的交通安全防護設施或騎行保護裝備。不得制定損害勞動者安全健康的考核指標,不得以“最嚴算法”增加勞動強度。
平臺企業須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購買社保
為保障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的權益,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企業應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對于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可按照安徽省政策規定,由勞動者自主選擇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在戶籍地、就業地或居住地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也可以按規定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醫療保險,做到應保盡保。
探索建立新就業形態單險種參加工傷保險制度,適時開展平臺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平臺企業應當按規定參加,提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保障水平。
暫時無法參加工傷保險的,企業要通過購買人身意外險、雇主責任險等商業保險形式,防范和化解勞動者職業傷害風險。
鼓勵頭部平臺企業與商業保險機構協商談判,針對新就業形態特點,探索出臺多樣化商業保險方案,提供多層次保險保障。
每月持續產品迭代更新
快速Saas搭建+定制開發
專屬客戶經理提供技術支持
提供企業合同及國家增值稅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