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網約車逃單破壞網絡誠信基礎
2021-10-21 17:01:41 行業資訊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一名來自湖北武漢的網約車司機曬出自己2021年上半年的乘客未支付訂單,總計約200元。記者了解到,有乘客會注冊多個打車軟件,逃單后便不再使用該賬號。也有乘客購買一次性手機號注冊打車,這樣就可以多次逃單。(《工人日報》10月21日)
使用過網約車APP的人都知道,到達目的地后,APP會提醒乘客,在下車前支付車費。然而,為了避免沖突,提高服務質量,多數網約車司機會允許乘客下車后支付。想不到,有一些乘客竟利用司機的信任,使用虛擬號碼下單,而后逃單。網約車司機索求車費無門,只能白白承受損失。
與電子商務、線上外賣一般,網約車服務也建立在公共誠信基礎之上。一方提供服務,另一方不支付經費,契約精神蕩然無存,更談不上相互信任。誠然,逃單者僅僅為消費者群體中的極少數,可依舊會影響網約車司機對乘客的信任感。不信任感不斷累積之后,難免會產生服務沖突,降低整體服務質量。
古話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誠信是一個社會運作的基礎。在非面對面的網絡時代,講究“誠信為本”,才能確保社會健康發展。利用虛擬號碼、一號注冊等網絡便民機制逃單,實在不符合誠信社會的生活基準。一單看似小錢的背后,也牽扯諸多不利傾向。這不僅僅是道德問題,也是違法問題。
9月9日,工信部有關業務部門召開了“屏蔽網址鏈接問題行政指導會”,要求按標準解除屏蔽。延續相關精神,可以要求網約車服務平臺、電信運營商、虛擬號碼提供平臺、網絡金融服務平臺等相關平臺企業,在充分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的基礎上,開放逃單信息互通接口,允許網約車司機借助平臺服務,主動維權,對逃單人士索賠,提出信用懲戒。同時,建議網約車平臺廣泛推出“惡意逃單險”,幫助網約車司機減少逃單損失。
網約車服務屬于雙向服務,司機滿意度不高,乘客滿意度也會受到影響。堵住少數乘客惡意逃單的漏洞,才能讓互信機制全面建立起來。讓大眾感受到“誠信社會”的實實在在。且同類的保護思維,也可以延伸到酒店住宿、訂餐訂位等O2O服務上,進而提升各行各業整體服務質量,甚至延伸出新型便捷服務。來源:川觀新聞SCOL
每月持續產品迭代更新
快速Saas搭建+定制開發
專屬客戶經理提供技術支持
提供企業合同及國家增值稅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