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平臺開發丨網約車計費存貓膩,多家網約車平臺公司被點名
2021-01-25 16:30:05 行業資訊網約車平臺開發公司得知,為幫助消費者了解不同網約車平臺計程計時的準確性,近期上海市消保委對本市的網約車平臺計程計時開展了比較試驗。
結果發現,110次計程計時中,有30次計程誤差不符合規范要求,有35次計時誤差不符合規范要求。從對消費者的影響來看,計程正偏差(誤差>0)有57次,計時正偏差有40次。計程測試方面,110次測試的計程誤差范圍在-11.3%至18.6%之間,在城市峽谷和隧道等場景中容易出現較大偏差。規范要求計程誤差-4%~+1%,30次計程誤差不符合規范要求,其中22次誤差>1%。110次測試中,計程正偏差有57次,也就是有35次偏差雖然在規范要求的范圍內但依然是正的,都會導致消費者被多收費。本次計程正偏差最大的8次測試,會導致消費者被多收費0.5-4.8元,占訂單總金額的比例大致在1-6.5%。
網約車平臺開發公司統計從涉及的網約車平臺來看,計程誤差不符合規范要求次數最多的三家平臺為:首汽約車(5次)、曹操出行(5次)和神馬專車(5次)。正偏差次數最多的三家平臺為:神馬專車(9次)、滴滴出行(8次)和曹操出行(8次)。神州專車的11次計程誤差都符合規范要求。
計時測試方面,110次測試的計時誤差范圍在-57s至58s之間。規范要求計時誤差≤1.5s,本次比較試驗有35次計時誤差不符合規范要求。110次測試中,計時正偏差有40次,會導致消費者被多收費。除享道出行用于結算的時長精確到0.01min外,其余9家網約車平臺用于費用結算的時長單位均為1分鐘(或四舍五入、或舍掉秒數),故因計時帶來的最大費用偏差為服務車型的每分鐘計費單價。
網約車平臺開發公司據悉從涉及的網約車平臺來看,計時誤差不符合規范要求次數最多的四家平臺為:神州專車(11次)、斑馬快跑(7次)、首汽約車(6次)和曹操出行(6次)。網約車軟件開發公司統計正偏差次數最多的五家平臺為:神州專車(11次)、斑馬快跑(7次)、首汽約車(6次)、曹操出行(6次)和悅道出行(6次)。美團打車、AA出行、神馬專車、享道出行和滴滴出行每家平臺的11次計時誤差都符合規范要求。
每月持續產品迭代更新
快速Saas搭建+定制開發
專屬客戶經理提供技術支持
提供企業合同及國家增值稅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