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順風車平臺軟件合理發展的關鍵
2020-08-26 15:18:27 行業資訊8月23日,第二屆中國順風車健康發展法律論壇舉行,旨在破解“科學制定成本分攤規則,嚴格區別合規順風車平臺與非法營運”等順風車法治建設難點。論壇上,順風車法律及標準化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年內將會同全國性法律研究、道路運輸、環境保護、公共安全等機構出臺首部順風車聯合團體標準。跟著順風車平臺開發公司一起來了解下吧!
順風車平臺開發公司認為鼓勵順風車出行,提高私人小汽車使用效率,是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資源協調發展的優選之一。順風車作為共享經濟的典型代表,也吸引越來越多順風車平臺企業參與。目前,順風車平臺軟件領域主要有嘀嗒順風車軟件、滴滴順風車軟件、哈啰順風車軟件、高德順風車軟件、曹操順風車軟件。
城市智行信息技術研究院院長沈立軍介紹,目前順風車覆蓋400個城市,有17家順風車共享平臺為順風車提供出行服務,目前已經有3億的注冊乘客,3000萬的注冊車輛。2014年9月到2019年12月,順風車主和乘客共同行使260億公里。以北京為例,每輛小汽車坐兩個人,303萬私家車可以提供22.1億人次的出行。
順風車區別于網約車。根據國辦發〔2016〕58號《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顯示,順風車定義為私人小客車合乘,也稱為拼車、順風車,是由合乘服務提供者事先發布出行信息,出行線路相同的人選擇乘坐合乘服務提供者的小客車、分攤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費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
事實上,個別城市在順風車治理過程中凸顯出的法理問題和技術標準問題。需要糾正順風車治理中亂扣濫罰、連坐處罰、以罰代管等不良現象。嘀嗒出行聯合創始人、運營副總裁李躍軍表達了困惑,“個別地方在打擊非法運營,而且處罰金額比較高,我們支持地方對非法營運的打擊,但也有一些地方會把真順風車以非法營運來處罰。”
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高秦偉認為,順風車平臺行業的法律規范和監督并不統一。各地規范性文件不統一,有指導意見,有行政規范文件,有法律對司法判決進行引用,但有些與政府的規定有一定的沖突。
論壇中,來自經濟管理、法律、交通領域的專家學者呼吁,各地政府在設計順風車規范發展制度的過程中,抓住“以滿足車主自身出行需求為前提”的關鍵,從制度上保障平臺充分發揮信息撮合功能,不斷優化用戶體驗,讓合規順風車平臺軟件做大做強做優真順風車。
此外,破解“車主不以營利為目的”難題,改革成本分攤僅限于車輛燃料成本及通行費的陳規,科學界定出行成本,合理制定分攤規則,綜合運用成本分攤、路權優先等手段,鼓勵有車人群集約通勤,綠色出行。這才是順風車平臺軟件合理發展的關鍵
每月持續產品迭代更新
快速Saas搭建+定制開發
專屬客戶經理提供技術支持
提供企業合同及國家增值稅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