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交通運輸局擬采納網約車平臺關于進一步規范網絡預約出租汽車聚合經營行為的相關意見
2023-03-07 12:14:33 行業資訊Ptaxi猿著打車軟件開發公司獲悉2022年12月9日至2023年1月8日期間,廣州市交通運輸局通過門戶網站就《廣州市交通運輸局關于進一步規范網絡預約出租汽車聚合經營行為的通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在征求意見階段,收到公眾通過書面、電子郵件、網站留言的方式反饋意見共1255條,現將相關意見征集和采納情況予以公布。
相關意見內容、采納情況及理由:
1、聚合平臺內網約車企業:企業已經按照數據對接要求對平臺車輛、駕駛員證件進行了上傳,本次再通過聚合平臺進行上傳,擔心會造成駕駛員個人信息的泄露引發聚合平臺內部的搶人大戰,這也可能會造成企業內部的核心運力被聚合平臺挖墻腳。所以這部分信息,尤其是涉及到駕駛員的個人信息是否可以做敏感信息處置;或者是否可以使用各平臺上傳至交通運輸部后臺的信息,不要再通過聚合平臺收集信息去上傳。
擬不采納:一是《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要求網約車平臺在提供網約車服務時,要提供駕駛員姓名、照片、手機號碼和服務評價結果,以及車輛牌照信息。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要求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在其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營業執照信息、與其經營業務有關的行政許可信息。三是《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要求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應當為平臺內經營者依法履行信息公示義務提供技術支持。因此,通過聚合平臺提供網約車服務的,網約車平臺應通過聚合平臺公示駕駛員及車輛相關信息。
2、鄭州哈拜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按照《通知》第二、三條所言,其中要求已經超出了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的范疇,應屬于網絡預約出租車經營范疇。同時如果按照通知要求,讓聚合平臺對于網約車進行監管,會大大增加聚合平臺的運營成本。聚合平臺作為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該對網約車企業進行管理。參照淘寶天貓的運營模式,對經營不規范的企業進行處罰,而不是直接管理到每臺車輛。
擬部分采納:第二條修改為“聚合平臺應當要求申請進入平臺提供服務的網約車企業提交其身份、地址、聯系方式、與其經營業務有關的行政許可等真實信息,進行核驗、登記,建立登記檔案,并至少每六個月核驗更新一次。第三條法律依據為:《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十五條及《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并未增加網約車聚合平臺的法定義務。
3、北京易行出行旅游有限公司:建議將第二條修改為“聚合平臺應當要求申請進入平臺提供服務的網約車企業提交其身份、地址、聯系方式、《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等真實信息,進行核驗、登記,建立登記檔案,并至少每六個月核驗更新一次。為確保信息更新及時、有效,鼓勵每個月核驗更新一次。需要通過市交通運輸局許可數據進行核驗的,可在廣州交通運輸局官網進行注冊后進行核驗或在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網約車綜合業務管理平臺注冊后進行核驗。”擬采納。
北京易行出行旅游有限公司:第三條建議刪除“聚合平臺應當為平臺內網約車企業依法履行信息公示義務提供技術支持”
擬不采納:《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應當為平臺內經營者依法履行信息公示義務提供技術支持。
北京易行出行旅游有限公司:建議考慮罰則公平性、合理性的問題,調整處罰標準。
擬部分采納:《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八十條對有關違規行為的處罰有明確規定,《通知》不能對法律規定進行調整。下一步將在制定具體處罰自由裁量標準時,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處罰標準內,根據具體違法違規情況,合理確定處罰的自由裁量標準。
4、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建議對“真聚合平臺”主體責任進一步夯實,“真聚合平臺”應承擔對網約車企業的檢查監督責任、維護公平競爭環境責任、對乘客的合法權益保障責任,以及自身的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等四方面責任。
擬不采納:所提意見有一定合理性,但無法律依據,增加了聚合平臺的法定義務,未能在規范性文件中規定。
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建議進一步明確聚合平臺對網約車企業的檢查監督責任,一是確保接入的網約車平臺具備健全的線下服務能力;二是對三方平臺的運費計價規則進行監測與抽查;三是聚合平臺應監督網約車企業的司機端價格公示情況。
擬部分采納:《通知》第三條已規定了聚合平臺對平臺內網約車企業信息公示提供技術支持及核驗的義務,第五條增加了“平臺內網約車企業調整價格機制的,需至少提前7日通過聚合平臺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其余意見無法律依據,增加了聚合平臺的法定義務。
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建議明確聚合平臺維護公平競爭環境相關責任,不得通過派單傾斜、默認勾選等方式限制平臺內經營者的訂單流量。擬采納
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建議進一步明確聚合平臺對乘客的合法權益保障責任,在用戶選擇平臺內經營者提供運輸服務時,需在APP展示界面的顯著位置進行風險提示訂單車輛運輸服務非聚合平臺提供,為第三方平臺提供。詳細提示訂單對應的運輸合同承運人主體非聚合平臺。擬采納
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建議明確聚合平臺的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一是設立在廣州的分支機構和地化安全管理團隊;二是落實完善企業安全管理制度;三是每半年組織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四是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交通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五是建立公安線上調證7×24小時配合機制;七是規范聚合平臺運營數據管理要求。
擬部分采納:《通知》已規定聚合平臺要對平臺內網約車企業及其提供的網約車服務建立檢查監控制度,發現平臺內網約車企業及其提供的網約車服務有安全隱患時的處理措施。
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嚴管以聚合之名變相從事網約車經營的行為,一是嚴禁以聚合平臺名義進行司機招募;二是嚴禁直接開展供需匹配或侵犯乘客選擇權;三是嚴禁直接調度或控制運力;四是嚴禁聚合平臺直接或通過第三方Saas平臺對合作商家進行價格指導;
擬部分采納:《通知》已規定不得以聚合平臺名義從事或變相從事網約車經營服務活動。部分具體措施由于暫未有法律法規依據,將在未來制定有關法規時統籌考慮。
其他意見:
另收到其他與本征求意見稿無直接關系的1250個單位或個人的意見,主要涉及:
1.所有平臺不打價格戰,調整運價,高峰時段、長途訂單需提價,一口價訂單按時段開放,增加司機收入。
2.平臺抽成比例不透明、抽成比例過高。
3.所有平臺全部接入市交通運輸局,未接入的不得在本城市運營。
4.提高注冊平臺的門檻,平臺不得接入不合規車輛和人員,提高網約車駕駛員的考試發證標準,強化職業技能和服務質量。
5.全職單證司機可以優先辦理雙證。
6.網約車行業基本飽和,限量增加從業人員和車輛,限制多平臺辦證,并實行“一出一入”,即:報廢一臺車才準入一臺車。退出一位司機準入一位司機。
7.處理投訴時,不能只保障乘客的權益,也要保障司機的合法權益。
8.嚴厲打擊機場、南站黃牛、黑車。
9.關閉同城順風車。
10.大力整治各平臺給無證單證派單的行為。
11.網約車公司用虛假信息招攬司機,還車時克扣押金,不按合同辦事。
12.網約車平臺應該給對應平臺專職的司機買基本的商業保險以及其他社會保險。
13.建立網約車從業者工會。
14.設立一個監管部門,設立投訴電話。
15.取消外市籍人員在廣州市參加網約車運營工作,只有當本市戶籍人口不足以滿足運營需求市才可以允許外市籍人員參加網約車工作。
16.廣州的公交車把大巴改成小巴,減少廣州的交通擁堵。
17.平臺限制等待乘客上車時間不得多于三分鐘,等待時間長,增加違停風險。
18.平臺派單規則應該按每個司機的在線時長合理派單。
19.設置司機每天可無責取消訂單次數。
20.希望政府能夠統一窗口派單。
21.上線取消健康碼,取消核酸檢測要求。
22.跨城訂單空駛較多,超出本市范圍將自動進行加收跨城費用,所有回程單須收回程高速費用。
23.平臺優惠不能轉嫁到司機身上,平臺也應承擔。
24.個人墊付高速費不能納入總收入參與提成計算。
基本采納:與本征求意見稿無直接關系,且部分意見為目前市交通運輸局在日常行業管理中正在實施的管理措施。市交通運輸局將在網約車行業日常管理工作中會同相關部門繼續充分考慮相關意見,做好行業監管工作。
附:《廣州市交通運輸局關于進一步規范網絡預約出租汽車聚合經營行為的通知》意見征集和采納情況表
廣州市交通運輸局
2023年2月6日
更多資訊
每月持續產品迭代更新
快速Saas搭建+定制開發
專屬客戶經理提供技術支持
提供企業合同及國家增值稅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