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司機多平臺接單,安全事故法律責任界定存難
2021-11-29 16:35:07 行業資訊Ptaxi智慧出行了解到,近期,網約車領域玩家動作不斷。11月18日,大眾交通公告稱,旗下大眾出行擬增資擴股引入投資人阿里,阿里將分兩期共計投資4000萬元,持股比達10%。在此之前,阿里和螞蟻集團以2.8億美元入股哈啰出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螞蟻集團是哈啰出行的大股東,但阿里卻是首次入股哈啰出行。一個月內,阿里連投兩家網約車平臺,似乎意味著資本重新看好網約車市場。
同時,曹操出行、T3出行等第二梯隊的出行平臺在下半年也獲得資本青睞。9月6日,曹操出行完成B輪融資,金額高達到38億元;10月26日,T3出行宣布完成金額77億元的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信聯合體領投,這是自2018年以來網約車企業獲得的國內最大額度單筆融資。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陳禮騰認為,今年下半年網約車平臺加速攻城略地。T3出行等網約車平臺在此時補充資金“彈藥”,有助加速擴大市場份額。
目前網約車市場如何?根據移動互聯網數據平臺極光大數據發布的《2021年Q3移動互聯網行業數據研究報告》顯示,今年三季度國內網約車市場滲透率為21.9%,同比僅增加0.9個百分點,網約車市場已步入穩定發展期,行業進入存量博弈階段。
而面對存量博弈階段的各大網約車平臺,都正謀求借助新一輪融資,加快打造差異化競爭力。曹操出行公布新戰略“N戰略”,該戰略重要發力方向之一是New Car(定制車);T3出行則計劃通過A輪融資加大對自動駕駛等業務的投入。
網約車平臺著急擴張搶運力 乘客嘆服務變差
“租車公司提供的車質量很是一般,我這臺是2016年的北汽新能源車,總價也就幾萬元,都不知道中間有幾個司機開過了。”通過租車進入網約車行業的王師傅坦言。
為了迅速搶占市場,各大網約車平臺開足馬力紛紛砸錢爭搶運力,網約車司機成為香餑餑,被各個平臺爭奪拉攏。除了平臺自身招募司機外,記者與多家網約車司機溝通了解到,現在越來越多的是平臺與租車公司進行合作:租車公司進行招募司機并提供車,批量向平臺提供有車的司機,并讓其盡快上崗。
隨著入局的網約車平臺數量越來越多,競爭的激烈程度加劇。據全國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統計,截至2021年10月31日,全國共有251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環比增加3家;2021年10月訂單量超過30萬單的網約車平臺多達18家。
在網約車平臺急于擴張搶運力之下,有乘客表示目前網約車司機素質變差了,車內也沒有以前整潔了,導致整體打車體驗感變差了。
“現在平臺競爭激烈,對司機的要求也越來越低了,以前要求車齡3年,現在降至2年,還有些剛考上駕照的人就來開網約車。”一位網約車張師傅透露給記者,現在平臺太多了,如果在一個平臺上待得不舒服,他就會迅速換到其他平臺。
那么,網約車駕駛員安全教育培訓怎么樣?“我多干一單,平臺就多賺一單的錢,尤其現在平臺都在‘搶’司機,對我們培訓很少。”在多個平臺接單的陳先生表示。
多地加強網約車合規監管
陳禮騰表示,當下網約車市場的激烈競爭也導致各種問題層出不窮。退款、發票、網絡欺詐等仍是消費投訴主要領域,各網約車平臺在爭奪市場份額時切忌“舍本逐末”,在合規性、用戶服務體驗上都需下足功夫。
在記者連日來隨機采訪的近10名網約車司機中發現,部分網約車平臺仍在合規方面存在問題“目前相當一部分的網約車司機的證件是不全的,例如我就沒有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正在接單的國泰出行李師傅告訴記者。另外一位在小平臺接單的陳師傅也說,其也沒有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只是該車已取得網絡預約出租車汽車運輸證。
為了搶占市場,除了小平臺在合規性沒有嚴格把控外,大平臺也是如此。根據天眼查顯示,11月1日當天,曹操出行新增8條行政處罰信息,罰款金額共計8萬元,處罰事由均為未取得出租汽車駕駛員證的人員駕駛出租汽車提供營運服務的違法行為。
律師:網約車司機多平臺接單,安全事故法律責任界定存難
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研究生(學位)導師譚國戩表示,實踐中,不少網約車司機從租車公司租用車輛,在小平臺注冊接單,而小平臺又在高德、美團、滴滴等大平臺上接了入口。此時如發生安全事故,各方法律關系的厘清、法律責任的界定在實務中較為復雜,需進行區別對待。
在網約車發生交通事故時,法律責任的承擔上:
(1)網約車平臺與乘客之間形成客運服務合同關系,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導致乘客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網約車平臺基于客運服務合同關系承擔法律責任。
(2)網約車司機是否需要直接對乘客承擔責任取決于其與平臺之間的法律關系。
如網約車平臺與網約車司機之間是勞動關系,網約車司機原則上不需直接對乘客承擔責任,但若其履行工作中存在重大失職的,網約車平臺可以向司機主張損害賠償責任。
若網約車司機與網約車平臺之間是一種掛靠經營合同關系,在發生損害賠償時,一旦乘客起訴網約車平臺,網約車平臺披露雙方之間的掛靠經營合同關系,法院釋明乘客應該追加網約車司機為共同被告,網約車司機與網約車平臺基于掛靠經營合同關系承擔連帶責任。
具體到個案中,交通安全事故按照交通事故中肇事責任、車主責任等責任認定處理,如是司機違法行為導致的交通事故,司機個人承擔主要責任,接單平臺在民事賠償方面承擔連帶責任,同時平臺承擔行政處罰責任。
Ptaxi智慧出行提供網約車系統開發以及網約車牌照服務,多年的網約車牌照申辦服務以及軟件開發經驗,如有需求歡迎咨詢我們!
每月持續產品迭代更新
快速Saas搭建+定制開發
專屬客戶經理提供技術支持
提供企業合同及國家增值稅發票